51吃瓜群最新网站,51吃瓜热门|51吃瓜热门吃瓜_51吃瓜热门吃瓜下载推荐

【一線速遞】隔離留觀病區(qū)的“男”丁格爾
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3-03 10:3

    我,是一名來自心血管內(nèi)科的“男”丁格爾,在我熱愛的護理崗位已有7個年頭了。都說男護是個“寶”,身強力壯、脾氣好,可我想說,男護更是熱血男兒,更應(yīng)精忠報國。

 

這里同樣是一線

    自新冠肺炎在武漢暴發(fā)以來,看著一批批白衣戰(zhàn)士逆行而上,奮戰(zhàn)在疫情最前線,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。作為一名男護士,當祖國有需要的時候,我想上,必須上!

    滿腔熱血的我向護士長提交申請:我想去支援武漢!去一線戰(zhàn)斗!

    護士長回答:“六六,我很理解你的心情,也支持你的想法。疫情防控,哪里都是戰(zhàn)場,這里同樣是一線。”

    對,雖然我內(nèi)心依然強烈期盼著能去武漢,但守好自己的崗位,同樣也是為人民做貢獻。

 

再次成了替補隊員

    2月3日那天,醫(yī)院接到通知需要支援金山公衛(wèi)(上海市公共衛(wèi)生臨床中心),我們幾位男護立馬請戰(zhàn)。第二天,輪休的我來醫(yī)院參加院感科穿脫防護服的培訓,這可是抗“疫”的必修課,我們聽得很仔細,生怕漏下什么細節(jié),老師們也不厭其煩地認真解答著我們的疑惑之處。

    培訓結(jié)束后,護理部任冬梅老師告訴我:“第一批支援公衛(wèi)的名額已滿,你替補。”

    我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,悶悶不樂地回到家中,妻子不解,我告訴其原委。

    妻勸說:“我以為啥大不了的呢!你還記得電影《我和我的祖國》中的女飛行員呂瀟然嗎?她不也是替補隊員嗎?”

    妻的一番開導,讓我的心情舒暢了些許。

    晚上,突然接到護理部電話:“小高因為春節(jié)回家,返滬人員需要居家隔離14天。你接替她的位置,隨時待命,有沒有問題?”“完全沒有問題!”掛了電話,我有一絲絲的小興奮。

    然而,接下來的十來天里沒有接到出征的通知,同事小高的隔離期也結(jié)束了,回來繼續(xù)待命,我再次成了替補隊員。

 

終于要上“一線”了

    2月13日早晨,正在給患者做治療時,護士長過來說:“接到通知,下周一開始安排你去醫(yī)院隔離留觀病房。”

    我們醫(yī)院作為開設(shè)發(fā)熱門診及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定點醫(yī)院,隔離留觀病房是與新冠病毒最近距離接觸的地方,可以說是妥妥的“一線”戰(zhàn)場了。

    回家后,妻給我整理換洗衣物和洗漱物品,叮囑我一定要注意安全。我看到,妻的眼角紅了。

    晚上躺在床上,有些睡不著的我一直在想,隔離留觀病房的患者會是什么狀態(tài)?沉默、悲觀、恐懼、還是以淚洗面?我想帶給他們陽光和微笑。

 

我們必須做到足夠?qū)I(yè)

    2月17日,我正式進入隔離留觀病區(qū)。護士長逐一向我們講解了病區(qū)布局、工作流程、消毒隔離的注意事項等。“記住,穿防護服一定要做到密不透風,脫衣服手絕對不碰衣領(lǐng)及口罩。這不是演習,是實戰(zhàn)!要對自己負責,對整個團隊負責,還要對家人負責!”

 

(李永亮在休息區(qū)反復練習穿脫隔離衣)

 

    第一個班是和來自六病區(qū)的夏姚瑤老師一起。作為早我入隔離留觀病區(qū)的“前輩”,夏老師在事無巨細地傳授著經(jīng)驗的同時,還不忘打趣道,“在這里,我們要做忍者,面部癢了,忍;口罩悶了,忍;鼻梁痛了,忍。還有三不原則:不許亂碰、不許亂摸、不許有多余的小動作。”另外,她千叮嚀萬囑咐,要牢記洗手、洗手、再洗手!原本讓我略為緊張的氣氛,被夏老師的風趣給打散了。

    穿上防護服,扎牢鞋套,捂嚴N95口罩,勒緊護目鏡,戴好雙層外科手套,不放心的夏老師再給我檢查了一遍,把護目鏡帶子又勒緊了一圈。

    2個胖胖的 “大白”,沿著地標路線,進入了緩沖區(qū)域,夏老師的幽默真的是無處不在,指著這地面區(qū)域劃分的標識就來了一段,“此乃老孫畫的伏魔圈,圈內(nèi)安全,圈外危機四伏,切記:嚴禁出界哦!”好想感謝夏老師,讓我這個 “新兵”能如此歡樂地適應(yīng)新環(huán)境。

    終于來到病房,我們核對信息后,開始測體溫、血壓、血氧飽和度,采集血標本。這些平日里護士最最基本的操作,本該手到擒來,此刻的我們卻顯得尤為笨拙,所有的感官都沒那么敏銳,照著老師們教的,盡可能平穩(wěn)呼吸,慢慢呼氣,才能讓護目鏡減少起霧。也真正意識到,在對抗新冠肺炎的陣地,戰(zhàn)士們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可以的,我們必須要做到足夠?qū)I(yè)。

 

一切都會好的

    “這里是發(fā)熱門診,一會兒將送一例新冠疑似患者過來。”

    “收到。”

    這是今天將要收治的第2例疑似患者,剛給第一例患者采樣結(jié)束的我,立即準備迎接這第二例患者。

    工作時,我們的對話通常很簡單,防護服的嚴密程度不容許我有更多的言語表達,保存體力,這也是隔離留觀病房的重中之重,走路不能帶風,沉穩(wěn)、冷靜、條理清晰是我在這里學到的。

一切準備就緒后,患者卻遲遲沒有過來。站在走廊望著窗外,多久沒有走在太陽下了?我已記不清了……今天的陽光有點刺眼,照射在防護服上,像是蒸桑拿。

 

 

    “叮鈴鈴……”聽到門外鈴聲響起,患者被護送過來了。核對基本信息確認無誤后,交接工作完成。

    患者是三十多歲的湖北籍女子,“醫(yī)生,我是不是那個什么肺炎呀? 我要在這里住多久?我什么時候可以回家呀?我好害怕,我要回家。”一連串的提問,讓我明顯感到了她的緊張與不安。

   “現(xiàn)在只是懷疑,我們醫(yī)生護士都在這里陪著你的,而且我們有專業(yè)的醫(yī)療團隊,要是檢查下來沒問題,很快就能回家了。”輕聲安慰著她,希望我的聲音夠磁性吧。“我們來試著慢慢深呼吸……好,很好,現(xiàn)在我們先測個心率、血壓,再抽個血做個化驗,好嗎?”逐漸平靜下來的患者還是很配合的。

    測完生命體征,觸摸了一下她肘靜脈的血管,彈性非常好,成年人采血,對于平時的我完全小菜一碟。而此刻化身“大白”的我,居然沒有一針見血,額頭汗珠立即順著鼻梁滑落了下來,能聽到自己砰砰砰的心跳聲,呼吸頻率也開始加快,原本有少許霧氣的護目鏡也變得更加模糊了。“鎮(zhèn)定,鎮(zhèn)定,你是多少年的‘老司機'了,肯定能搞定。”心里暗暗強壓著自己,整理好情緒,繼續(xù)用帶著雙層手套的手指指腹慢慢感受血管的走向,調(diào)整好針尖位置,剎那間,熟悉的破壁感從指尖傳來。成了!我如釋重負,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揚!

    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咽式子采集,邊準備用物,邊跟患者解釋道,棉簽觸及咽喉部會有惡心嘔吐感,是正常反應(yīng)。沒想到,平靜下來一直很配合的患者突然又激動起來了,“不行不行,我最容易嘔吐了,一惡心就嘔吐,我不做檢查了,我要回家。” 突如其來的拒絕讓我愣了幾秒,連忙安撫,“現(xiàn)在是特殊時期,如果不配合,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就白費了。您應(yīng)該也是寶媽了吧,就算不為自己,也該為家人和孩子考慮一下啊。” 提到孩子的時候,我看到她的眼神像被什么觸動了一下。

    “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好,我也是擔心待會一惡心,吐出來濺到你們身上。” “沒關(guān)系的,我們穿了防護衣服,只要你配合就可以了。我盡量輕一些。” 接下來的采集過程,患者的反射性干嘔的確很強烈,所幸的是沒有分泌物濺出。采集完,我與夏老師交接標本,包裝、消毒、傳遞,我們配合已非常默契了。

    “六六,都好了嗎?CDC(疾控中心)等著呢 。”

    “嗯,都好了!”我相信,一切都會好的!

 

他出院了

    2月23日,今天又是開心的一天,收到疾控中心的消息:24床核酸檢驗陰性!掛掉電話的那一刻,我們長舒了一口氣。

    患者高興地幾乎跳起來!按照出院流程,患者洗了澡,換上干凈衣服,帶上解封證明,準備離院。

    當我領(lǐng)著這位和我一般年紀的小伙走向陰性出院通道的時候,他突然說了句,“醫(yī)生,請稍等我一下,馬上回來。”轉(zhuǎn)身就往原先的病床走去。我愣了一下,趕緊跟上,“是落了什么東西嗎?這里不能隨意走動啊。”

    結(jié)果,這位剛進病房就和我們斗嘴,極不配合的小伙,向正在終末處理的夏老師和保潔阿姨深深鞠了一躬,“謝謝你們,感謝你們這幾天的陪伴,之前給大家添麻煩了,你們辛苦了!”大家會心一笑,“有你相伴,我們也很歡樂啊。”看著這一幕,心里暖乎乎的……

   

    其實,每一個來到這里的患者,多少都有著對疾病的恐懼、等待核酸結(jié)果的焦躁和得到解封后的釋然,畢竟這是人生一次刻骨銘心的體驗。然而,這對于我,又何嘗不是一次歷練與成長?教會我面對生死時,堅強和樂觀才是制勝的秘訣。身穿白色隔離衣的我們,就像是諾亞方舟里銜回橄欖枝的白鴿,帶給患者必勝的信心。

    我,是李永亮,來自隔離留觀病房的“男”丁格爾。